何光岳:华胥氏的来源和迁徙(下)

2018-01-24  来自: 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2574

何光岳


华胥氏的来源和迁徙(上)


仰韶文化遗址,到现在为止,已发现一千多处。其中许多重要的遗址如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华县元君庙、陕西庙底沟与三里桥、洛阳王湾、秦安大地湾、淅川下王岗、郑州大河村等处,都经过大规模的发掘。此外,还有早于仰韶文化的武安磁山文化、新郑裴李岗和密县莪沟北岗遗址的裴李岗文化。目前对仰韶文化的渊源总括起来有几种主要意见:1、仰韶文化源于裴李岗文化40;2、由裴李岗文化发展为老官台文化,进而发展为仰韶文化41;3、仰韶文化后岗类型源于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42;4、在关中、汉水上游地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源于老官台文化和李家村文化,在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后岗类型源于裴李岗文化43等。这些地区的分布,正与华胥氏自渭水上游向黄河中游东迁的路线相一致,其彩陶文化延续达二千多年之久,正与华胥氏及其后裔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相终始,这并非历史与考古实物的巧合,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彩陶文化来看,都系妇女集体制作的产品。从陶器上的指纹、指甲纹看,十分细小,具有妇女手纹的特征。妇女们烧陶时,为了便于防火,陶窑都集中在村落外面。陶窑集中,这是氏族集体制陶的反映。陕西华县泉护村有一处窑群,共有陶窑七座,各三、两座为一组。在陶窑附近还有穴居遗址,穴内有草拌泥硬面和灶面,且有台阶上下,这可能是制陶者的临时生产场所。44这也表明母系社会已达到繁荣昌盛的最高阶段。华县正是华胥氏东迁的一个重要居留地,其窑址可能为华胥氏氏族所有。

属于裴李岗一类遗存的,在鄢陵、登封,长葛、郏县均有发现。属半坡类型的重要遗址有宝鸡北首岭、临潼姜寨、华县元君庙、华阴横阵村、渭南史家、分县下孟村、山西芮城东庄村、甘肃秦安大地湾、湖北郧县大寺等。半坡类型的陶器特点是有“形式变化序列完整的葫芦口尖底瓶和鱼纹彩陶盆”。这种葫芦形彩陶器,正是华胥氏的瓠华图腾标志。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较半坡类型为多,以黑 彩为主,少数兼用红彩,还出现带白衣的彩陶。彩陶纹样与半坡类型彩陶风格迥异。主要有条纹、涡纹、三角涡纹、圆点纹和方格纹组成的花纹带。也有蛙纹、鸟纹,多绘于盆、钵的外壁上部,未见内壁绘彩者。45其特征是:“特征的容易识别,形制发展序列完整的器物有植物花纹图案彩陶盆、鸟形花纹彩陶盆,双唇小口尖底瓶、曲腹钵、砂陶罐等。”46大河村文化彩陶,钵、碗、盆和鼓腹彩陶罐以及后期的杯、豆、大口尖底缸等都很富特色。三关文化遗存,主要分公布于河北西部,以蔚县三关和,曲阳钓鱼台的代表。彩陶多原地黑 彩,图案多由弧形三角和圆点为母题构成。大司空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卫、漳河流域,最有典型性的器物是折腹彩陶盆。

马家窑文化,在渭水上游的甘东地区,典型遗址如秦安大地湾、武山石岭下等,如细颈彩陶瓶、小口平底瓶、彩陶罐等。马家窑文化正是华胥氏、伏牺氏的始居地,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彩陶极其繁缛发达,数量多且花纹极富变化,主要以几何图案花纹为主。大汶口文化分布于山东、豫东、辽东、苏北、皖北一带,一般视为东夷文化,也流行彩陶,但晚期彩陶减少。大溪文化,主要分布于湖北大部和川东、湘北地区,典型器物有敛口圈足豆,筒形彩陶瓶,彩绘器座和釜、鼎等。屈家岭文化,主要公布在湖北省及豫西南、湘北的澧水流域,流行红衣和白衣彩陶,还有朱绘黑陶,晚期蛋壳彩陶和彩陶纺轮为其典型特征。马家滨文化,主要分布于浙北、苏南的太湖流域,有一些仰韶时代的器物,早期偶见彩陶,晚期具有大河村文化特征的圆点弧形三角白衣彩陶片。南京北阴阳营文化,属于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文化范畴,与仰韶文化处于同一历史发展阶段,同属于仰韶时代,是一支以红陶和彩陶为特征的文化,其彩陶发达。红山文化,主要分布于内蒙东部、辽西、冀北一带,流行彩陶,图案以平行线三角纹和菱形纹为主。彩陶最早产生于华山周围的仰韶文化,这是彩陶的发源地,然后才向四方传播的。47华山地区的文化遗存是华胥氏由甘东华亭东迁至此而形成的彩陶文化。以此为中心,其后裔分别向四方迁徙,并与当地土著结合,形成了新的部落氏族,后来演变成许多方国,共同创造了华夏文明。彩陶的分布与传播,正与华胥氏的支裔迁徙路线范围相吻合,也可证彩陶文化为华胥氏所创造的文化,东传与辽东,北至内蒙东部,西与甘西玉门及青海湖区,南至浙北、湘北,范围甚广。

彩陶的制作,一般是在器坯未入窑烧制以前,用含有着色剂或其它天然矿物质的粉末涂绘在陶坯上,经过烧制而成的。仰韶文化晚期还把陶坯浸入稀泥浆中,挂上一层陶衣,目的是使其平滑光亮。彩绘经过烧制后出现赭红、黑、白等色彩。48有的彩陶薄如蛋壳,达到了制彩陶技术的很高水平。尤以临汝阎村文化遗址中出土《鹳鱼石斧图》的彩陶画,非常精美。有的彩陶,视其断面犹如绞釉陶工艺,观其表面又有釉陶感觉,油润细腻,色彩不易脱落,美观耐用。49

彩陶文化的装饰图案花纹多种多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不下三十余种。其中花卉纹无疑是华胥氏的花图腾崇拜的徽号。山西襄汾县陶寺文化相当于尧舜时期,其彩陶图案有圆点纹、条带纹、几何形纹、涡纹、回纹、龙纹、变体动物纹等。50龙纹、蟠龙纹,正是伏羲氏后裔龙图腾的徽号。

从以上情况分析,彩陶文化乃华胥氏所创造,以华山地区为中心,形成了仰韶文化的灿烂时期。以后随着华胥氏支裔的繁衍昌盛,经过长达两千余年的发展演变。众多的支裔从华山地区分别向四方迁徙,并带去了仰韶文化的彩陶技术。在与各地土著氏族部落结合后,又形成了新的氏族部落,除了保持一些中原仰韶文化的特征外,还吸收当地土著文化的特点,逐渐演变成其它类型的新文化。由此更可进一步说明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摇篮,华胥氏是黄河流域最早的居民,亦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四、华胥氏的迁徙

华胥氏自华亭经华池、华原而迁至华山地区,创造了彩陶文化。徐旭生认为:“华夏集团离开昆仑山(天水)脚下东行的时候,陶器或尚未发明。直等它到三省(陕、豫、晋)交界的附近,这就是说在炎、黄已经分支以后,才有仰韶陶器的发明。此后留守昆仑山脚下的氏族受东迁各氏族的影响,也制造此类陶器。”51这三省交界地区正是华山和渑池仰韶村一带。

华山,为终南山脉也即秦岭山脉的东支,在陕西华阴县南,又名太华山。《尔雅·释地》云:“华山为西岳。”《书·武成》云:“归马于华山之阳。”《周礼·夏宫·职方氏》云:“河南豫州,其山镇日华山。”太华山之旁又有少华山,北魏于山北置华山郡,西魏改华州,民国改为华县。《山海经·西山经》日:“华山一名太华。”

华山之名的来由,据《白虎通》云:“西方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山。”《华山记》曰:“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华山。”《名山志》:“华山,五岳之西岳也。”则华山因花多而得名,正合华胥氏以花为图腾之义。《仙佛奇踪》载:五代时,道士“陈抟居华山,有一客过访,适得其睡,旁有一异人,听其息声,以墨笔记之。客怪而问之,其人曰:“此先生华胥调,混沌谱也。”那“异人”把华山看作为华胥氏之地。可见华山乃因华胥氏迁此而得名。汉于华山之北置华阴县,今县城南有掌华山,华山南有华阳乡。华县西有临潼县华清池,旁有华清宫。华县北邻大荔县的东北,有华原。华山之南为商州,也称华阳。胡渭《禹贡锥指》曰:“华阳,今商州之地也。”《山海经》有阳华之山,即华阳。秦宣太后弟芈戎封华阳君,昭王立太子爱姬为华阳夫人,皆此地。其地有华阳川,即古阳华薮,盖薮因山得名,山、薮并在华山之阳,正禹贡之华阳也。”

以上各以华字为名称的地名,皆与华胥氏东迁路线有关。

华胥氏之后裔,有一支东迁至山西稷山县西北二十里的华谷。《北齐书·斛律光传》云:“武平元年,光于玉壁筑华谷、龙门二城。”今叫华谷镇。稷山之北为帝尧所都的平阳(绛县)。《庄子·天地篇》载:“尧观乎华,华封人祝尧多福多寿多男子。”注疏谓华,地名,今华州也。华州距尧都较远,而华谷距尧都不过数十里,华应指华谷。

华胥氏又向东迁至河南新郑县东南,该地有华阳亭。《史记·白起列传》云:“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晋书·嵇康传》云:“康尝游洛西,暮宿华阳亭。”华阳亭因古华国而得名。方以智《通雅》十四地舆·方域载:“华亭在密县。”在  郑,密县、禹县交界处有风后顶,传说伏羲女娲曾居此。附近有涡水、汝水,皆因女娲氏后裔居此而得名。在新郑为黄帝有熊氏之墟,西北有黄水、轩辕丘。禹县、登封县为夏禹所居地。新郑实为华胥氏东迁至肥沃的黄河中游平原后的一个聚居地。《逸周书·史记解》载:“诌谀日近,方正日远,则邪人专国政,禁而生乱,华氏以亡。”注:“华氏亦古诸侯也。”华氏之亡,当系和夏朝一同被商汤所灭。后商朝其亲族子姓于此,称华子国。《路史·国名纪丁》载:“华,华子国,郑十邑有华。”周武王灭商时,华子国因系商子亲族,也被周所灭。商为东夷族,故华子国人称华夷。1956年6日,陕西蓝田寺坡村北道沟出土周懿王时的青铜器《询簋》,铭文:“王若曰:询,不(丕)显文武受令(命),则乃且(祖)奠周邦。今余令(命)女(汝)啻(嫡)官司邑人,先虎臣后庸,西门夷、秦夷、京夷、 夷;师笭侧新、□华夷……”铭文记载周懿王赐其亲族询的礼物和奴隶中就有华夷,即子姓华子国之后裔。周幽王时,郑国东迁至新郑,其十邑中有华邑。后韩灭郑,华邑归韩国,秦国又夺取华邑。《水经·洧水注》载黄水“迳华城西,史伯谓郑桓公曰:‘华君之土也。’韦昭曰:‘华,国名矣。’”又“水出华城南岗……亦谓之为华水也。又东北流,紫光沟水注之,水出华阳城东,北而东流,俗名紫光涧。又东北注华水,华水又东迳棐城北,即北林亭也”。北林亭在新郑东北七十里,则华水为今贾鲁河之上游。华邑在新郑东北四十里,今古城师。华阳亭在密县东北,皆因曾为商代华国国君之地而得名。故东周初年,这个华君、华国无疑即华胥氏东迁至此被商所灭后,所封的子姓华国。

春秋时,宋国也有华邑,约在今商邱之南,王符《潜夫论·志氏姓》引《世本》云:“华氏,宋戴公子考父说,食采于华,因氏焉。”林宝《元和姓纂》载:“宋戴公子考父说食采于华,因氏焉。华督、华元、华宣、华亥,并为宋卿。《汉功臣表》华无害,传封四代。又华成、华婴。平原高堂,华婴元孙魏司徒博平侯华歆……,《隋孝义传》汲郡华秋。沛国谯县。《魏志》华佗。”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三十三华:“今华氏望出高唐、沛国谯县,赫连勃勃有尚书华韬,宋州下邑华氏温琪仕梁为节度使,仕唐为太子太保。”又卫有华龙滑,见《左传》闵公二年。宋也有华邑,当系周武王灭子姓华子国时,有一部分华人归附同族宋国,宋国便为他们安插住地,因其旧地之名也命名为“华”。后又成为考父的食邑,其后裔便以华为氏。

华胥氏又有一支可能因逃避商汤的侵犯,由新郑之华水、东阳东迁至今山东曲阜和济南。曲阜为古代大庭氏之国,“再东至华胥,华胥为羲族(伏羲之族)旧国,久有华胥名号,不能更改,故仍从旧称,呼之曰华胥,易字为赫胥。”52今济南东北有华不注山,为华胥山之转音,又叫历山。因华胥氏迁此而得名。《春秋》成公二年:“战于鞍,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于钦《齐乘》:“…师至于靡筓之下,逢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钦,则此山亦名靡筓。”华泉在华不注山下。山东一带多伏牺氏、女娲氏、黄帝氏、炎帝氏的迁徙遗迹,说明其后裔把祖先时的地名移植到了这里。即墨县南三十里有华阴集,亦当与华人东迁有关。

华人的又一支因受到商朝不断的侵伐,随夏桀而南奔。夏裔于越氏后来立国于会稽,华人也随之迁至浙江,成为于越臣民。故江浙一带出现不少以华命名的地名,如丰县东南三十里有华山,又名小华山。江阴县东南三十五里有华墅镇。句容县北十里有华山。江宁县西南有华里

《三国志·吴志》:“孙皓建衡三年,举大众出华里。”金坛县有华阳馆。上海市松江县,唐于此置华亭县,元至元间升华亭府。华亭在今松江县西平原村,《三国志·吴志·陆逊传》:逊“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古名华亭谷。上海县西南有华泾港、华泾市。此名或系新郑之华亭移植而来,福建莆田县西南也有华亭市。东南有华胥山,说明华胥氏的后裔曾迁此。绍兴乃越都,其西北三十五里有华舍镇,恐与华氏随越迁北而得名。义乌县西南有唐置华川县,开化县西南三十里有华埠镇。漳平县东南有华口市,龙溪县西北有华封市,则与帝尧时的华封人名相同,当也是有其来由的。广东遂溪县东南二十里有华封墟。亦作华丰墟。潮州南有华美村,南海县西北丰华堡有华坪墟。台山县西北十五里有华安墟。这些地名是华氏南迁成为于越人后,逐渐又南迁时所带去的。《汉书·高惠高后文武功臣表第四》载:终陵侯华无害,“以越将从起留,入汉,定三秦,击臧茶。侯,七百四十户。从攻马邑及(英)布”。华无害正是越将,为华胥氏之后裔。

华胥氏又有一支自新郑的华水、华阳、华亭循另一线南迁。河南上蔡县北四十里有华陂、华陂镇,泌阳县西北二十里有华山,湖北枣阳县东四十里有华阳河,江陵县东有西魏所置的华陵县,潜江市南有汉置华容县,下有华容河。江西靖安县北三十五里有华坊街,奉新县西南五十里有华林山,湖南望城县西北也有华林山,郴县西北三十里有华塘铺。唐于四川成都置华阳县;东晋璩于此作《华阳国志》。去南有华坪县,或与华胥人由商州的华阳向西南迁徙有关。


五、华胥氏创造的北方桦木文化

桦树既是华胥氏的社树,也是他日常不可少的用材。桦木科植物分布在华北和东北一带的温带和寒带。我国长白山区和大小兴安岭是桦树的重要产区。品种很多,大都细致坚硬。纹理顺直,适于作建筑材料和制作家具之用。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桦木生辽东及临洮河川西北诸地,其木色黄,有小斑点,红色,能收肥腻。其皮厚而轻虚软柔,皮匠家用衬靴里,及为刀靶之类,调之暖皮。胡人尤重之,以皮卷蜡,可作烛点。”临洮用在甘肃天水、华亭之南,这一带古时正是华胥氏之居住地,桦木必为华胥氏所大量使用,被尊为社树。后有一支华胥氏向东北迁徙,带去了红山文化,也把使用桦木的技术传授给东北古代各民族。

《说文解字注》:“  ,棹木也。《释木》:木蔓 落。郭云:可以为杯器素。按《小雅》薪是获薪。笺云:获落,木名也。陆云“依郑则字宜木旁,  、  古今字也。司马《上林赋》字作毕。师古曰:“华即今之桦皮贴弓者”,《庄子》,“桦冠亦谓桦作华。师古曰:华即今之桦皮贴弓者。《庄子》,华冠亦谓桦皮为冠也。桦者,俗字也。以其皮裹松脂,所谓桦烛。从木,  声,乎化切,古音在五部。读若华”。明代王佐补《新增格古要论》有《鞑靼桦皮木》载:“鞑靼华皮木出北地,色黄,其斑如米大,微红色,能收肥腻,甚难得。裹刀靶为最,今人以桦皮饰弓名桦皮弓,又以衬靴。”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引陆玑疏云:“其叶如榆皮坚韧、剥之长数尺,可为经索,又可为甑带,其材可为木否 圈。按以其皮卷之可然为烛,所谓桦烛也。今人又以裹鞍及弓靶,致密软温,所谓暖皮也。”

史籍最早记载使用桦木的《魏书·礼志》云:“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真君中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既祭,斩桦木立之,以置牺礼而还。

后所立桦木,生长成林,其民益神秦之,咸谓魏国感灵祗之应也。“石室在今大兴安岭南嘎仙洞,则桦木被为社树。《大业拾遗记》载:”二年,汾州起汾阳宫,宫南外平林,率是大桦,木高百余尺,行从文武,皆剥取皮覆庵舍。“则隋未山西汾阳城外多大桦木林,李渊把木材用于建造宫殿,桦皮用于盖屋顶。桦皮做烛,油脂多,燃后光明无烟,火柱不摇闪,且耐燃,是最 好的照明燃料。五代李肇《国史补》说:“唐正旦晓漏以前,三司使大金吾以桦烛拥,谓之火城。”则唐朝宫殿中迹使用桦烛了,元代衰桷《戏题桦皮诗》云:“褐裳新脱玉层层,红叶朱蕉谢不能,拟制小冠韬短发,意行云水一枝藤。”可见桦皮能制冠,且格外风雅,为达官贵人和文人骚客所爱好,。桦木又可入药。《嘉祐本草》云:“桦木皮味苦,平,无毒。主诸黄疸,浓煮汁饮之,良。堪为烛者,木似山桃,取脂烧,辟鬼。”则把桦木视为能辟邪的神木。《本草衍义》云:“桦木皮烧为黑炭,合他药治肺风毒,及取皮上有紫黑花匀者,裹鞍弓革登。”

据干志耿、孙秀仁的研究,古时以桦木为箭杆。《国语·鲁语》载周武王时,肃慎氏献枯矢。《三国志·魏志·东夷传》和《晋书·东夷传》载挹娄用楛矢。《旧唐书·革禾  革曷 传》和《新 唐书·室韦传》载革禾  革曷 室韦都用楛矢。这种楛矢,与“桦木”的满文注音相同,“桦皮树”的蒙文汉字注音时为“楛矢”。他们认为“楛矢”必为桦木无疑。《契丹国志》卷二三说契丹人“弓以皮为弦,箭削桦木为干。“《黑龙江外纪》卷八云:”土人以(桦)为箭  。“直到清代,当地人仍以桦木制的箭  为贡品,“岁贡箭八千枝,有桦、有柳、有青杨,亦在齐齐合尔城东采取。”鄂温克人的弓即是用黑桦木、落叶松粘合而成的,因桦木带有韧性,以其为弓的里层,两层木胎之间再夹以鹿、猝的筋,用细鳞鱼皮熬胶将其粘固。使之不易折断。

清代满,汉族还以桦木、桦皮造窝棚和栅栏。《柳边纪略》卷一云:“四面若城而以棚为门,或编桦枝,或以横木,庐舍规模,无贵贱皆然。谁有力者大而整耳。”《吉林外纪》卷七云:“以桦皮盖窝棚,并有剥薄皮,缝联作油单,大雨不漏。”又云:“以桦皮作船,大者能容数人,小者挟之而行,遇,则渡,游行便捷。”至今鄂伦春、鄂温克人还有使用桦皮船的桦树还可造车,《黑龙江外纪》卷四云:车磊 车磊 车以“牛曳 之,一童子尝御三五辆,载粮草类,然富者乘之,以毡为盖,蔽风雪,间亦用桦皮,式如棺,号桦皮车。“鄂温克。鄂伦春人至今仍以桦皮搭盖”仙人柱“,像帐幕,俗叫撮罗子。

桦木还可制成许多用具,如女真人“以桦皮为角,吹作呦呦之声,呼鹿射之”,鄂化春人的鹿哨也是用三角形的桦树皮对折起来做的桦皮还可制栲栳容器,”大担水,小盛米,谓之桦皮斗。现在鄂伦春人仍用桦皮制作篓、箱、水桶、针线盒、碗等用具。他们制成工艺品,如用桦树皮剔花写着汉文、满文的夹子。

此外,桦叶还可当纸,南宋洪皓使金被拘留在东北,“无纸则取桦叶写《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传之,时谓桦叶四书。清代还于“拉发北数十里特设桦皮厂,有章京,有笔贴式,有打桦皮人。每岁打桦皮入内务府。而辽东桦皮,遂有市于京师者矣。”又“乌拉向有桦皮屯,世管佐领,带领兵丁,剥取入贡。”

由此可见,桦木在东北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了作用,做出了贡献。桦木是同东北的古代和近代文明联系在一起的。而东北各民族,都几乎是几千年来陆续由黄河流域逐渐迁徙而去的,他们太多是华胥氏的支系,他们利用自然,创造出了桦树文化,形成了“东北桦木文化圈”。


【注释】

①《吕思勉读史札记·伏羲考》。

②何光岳:《雪(俚)人的来源和迁徒》,载《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

③何光岳:《神农氏与原始农业》,载《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

④皇甫谧《帝王世纪》。

⑤班固《白虎通》。

⑥《宋书·符瑞志》

⑦⑩王符:《潜夫论·五德志》

⑧⑨《三坟》。

11《隶释·帝尧碑》。

12《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襄公二十四年。《国语·晋语八》。

13徐宗元:《帝王世纪辑存》,中华书局1964年版。

14《史记·汉高祖本纪》。

15《艺文类聚》卷98,引《诗含神雾》。

1624闻一多:《神话与诗·伏羲考》。

17《国语·郑语》,载史伯引《训语》说。

18《列子·黄帝篇》。

19钱穆:《神农与黄帝》,载《说文月刊》第4卷合订本。

20《山海经·大荒西经》注引《归藏·启筮篇》。《淮南子·坠形篇》高诱注引《神异经》。

23罗泌:《路史·国各纪甲》注。

25童书业:《鱼  玄  共工与玄冥冯夷》,载《古史辨》第7册上册。

2631黄石林:《再论夏文问题》,载《华夏文明》第1集。

27闻一多:《神话与诗·龙风》。

28《吕思勉读史札记·华胥氏》。

29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第417、418页,齐鲁书社1985年7月第1版。

30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修订本)第41页,科学出版社1960年3月第1版。

31《清一统志》卷203庆阳府。

32李时珍:《本草纲目》。

33何光岳、;《盘瓠氏的起源及对葫芦的运用和崇拜》,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34骆宾基:《金文新考》上册,第95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

35骆宾基:《金文新考》上册第108、109页。

36章太炎:《太炎文录,别录》卷1,《中华民国解》。

37顾颉刚、王树民:《“夏”和“中国”》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版。

38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第25、2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7月第1版。

39安志敏:《黄河三门峡水库考古调查简报》,载《考古通讯》1956年第5期。

40陈旭:《仰韶文化探索》,载《郑州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

41李友谋等:《试论裴李岗文化》,载《考古》1979年第4期。

42许顺湛:《论裴李岗文化》;载《河南文博通讯》1981年第1期。

43杨肇清:《试论淅川下王岗仰韶一期文化的渊源》,载《论仰韶文化》1986年《中原文物》特刊。

44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第175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

45《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第2章《新石器时代》,文物出版社1935年5月第1版。

46《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

47张居中:《仰韶时代文化刍议》,载《论仰韶文化》。

48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第173页。

49邓宏里:《圪土当 坡遗址仰韶文化彩陶简论》,载《论仰韶文化》。

50廖华:《再淡大河村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载《论仰韶文化》。

5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修订本)第43页,注(1)。

52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第419页。

53刘慎谔主编:《东北木本植物图志》第193——205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版,。

54于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第63—70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

55秋浦等:《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第12页,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

56秋浦等:《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第13页,吕光天:《北方民族原始社会形态研究》第435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作者简介】

何光岳,湖南省社科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湖南省炎黄文化学会会长


关键词: 华胥氏   华胥文化   华胥陵   华胥氏部落迁徙  

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 029-82882888  15091894829

邮箱: huaxuwenhua@126.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陕西印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陕ICP备14008139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