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维岳:“羲母陵”与“三皇故居”考

2018-12-07  来自: 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532

樊维岳


【摘    要】蓝田地区是早期人类的摇篮,在蓝田猿人之后,据文献记载和传说,县境华胥地区有“羲母陵”、“三皇故里”等。相传华胥氏是华胥族团的女首领,生伏羲氏与女娲氏,曾生活居住于蓝田地区,故史称: “蓝田为三皇故居”。华胥氏死后葬于华胥镇孟岩村,名曰“羲母陵”。

【关键词】 羲母陵  华胥氏 伏羲氏 女娲氏


当一个民族的文字未产生之前,其历史都是人民群众一代一代的口头传说流传下来的,后来经过历代史学家们的加工整理,把它著成史册保留下来,就形成了我们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献。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对每个遗址、墓葬进行科学发掘,所以我们有时为了研究某些历史问题,还不得不借鉴这些历史文献、传说和有关遗物遗迹来进行论证。今天我们论证的“羲母陵”和“三皇故居”,都是和“黄帝陵”、“伏羲陵”一样,只能靠文献记载、传说和现存的遗物遗迹,请有资历、有成果、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以及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领导予以论证。

现在把自己在蓝田五十多年文物考古中,搜集整理有关“羲母陵”、“三皇故居”的资料向大家作一汇报,供论证中参考。

蓝田地区有一百三十多万年人类活动的历史,是人类生息繁衍的摇篮,1963-1964年,中国科学院在与华胥镇毗邻的洩湖陈家窝与九间房的公王岭,发现了举世闻名的蓝田猿人下颌骨和头盖骨。同时经古人类学家贾蓝坡院士的鉴定,在华胥镇的支家沟和十里河的西余家沟等地,发现了旧石器遗址近十数处之多,这在国内外是罕见的。1986-1988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东自辋川之篑山、黄家沟,西至华胥镇之新街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多达十五处,可以说沿灞河流域的蓝川,几乎满布新旧石器遗址,这就科学地证明了,蓝田地区曾是人类生息繁衍很稠密的地区。

(1)“羲母陵”与“三皇故居”的传说与考证

人类社会发展到七千多年的时候,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蓝田有个华胥氏族团,华胥氏族团所居住的地方后人称华胥国,它的首领就是华胥氏。华胥这个地名就是因为它是华胥氏生息繁衍劳动过的地方,一直流传到今天,就是现在华胥镇所辖的地方。《帝王世纪》载:“庖羲氏母曰华胥氏,燧人之世有大人迹,华胥履之而生疱羲氏。”《山海东经·内经·郭璞注》也说:“华胥氏履大人迹,于雷泽生伏羲”。在华胥沟附近的雷家庄正好位于华胥河畔,原是一片沼泽地带,相传就是当时的雷泽。故云:“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生伏羲。”西方国家说:大人迹具有“咒术”的意思,然而足迹毕竟是足迹,说它有咒术作用难叫人相信,直接说华胥与巨人交媾,生下了伏羲倒更顺理成章。《楚辞·问天》就说:“女娲有体,孰执匠之”。《诗纬含神雾》载:“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路史》载:“华胥氏死葬覆车之塬。”《寰宇记》、《陕西通志》皆云:“在蓝田县西三十五里有华胥陵”。《长安志》、《蓝田县志》也都说:“羲母陵在县西三十五里。”在距蓝田县西三十五华里,华胥镇北的灞河第三阶地上的孟家岩村,村南有高二丈,周长约百米的大冢,当地群众把它称“羲母陵”,1988年蓝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与历史文献记载,和群众传说完全吻合。恰好《淮阳名胜》一书中也说:“古时候,我国西北的华胥之国(原注:今陕西蓝田县华胥地区),是华胥居住的地方。”这一记载来自河南淮阳县伏羲氏陵的所在地,就更有根据。

《蓝田县志》载:“县城北三里有羲母庙,明万历二十二年重修……王令邦才有碑云:粤嵇《通鉴》华胥氏感电绕虹流之祥,生太昊伏羲于华胥之渚,即今华胥沟是也。”在我国神话中认为雷与电是天地的媾婚,所以说于雷泽履大人迹与感电绕虹是相一致的,清末关学派大儒牛兆濂,为羲母庙作对联云:

史册传华渚发祥,溯卦爻书契来由,即今俎豆乡邦,报本之中又报本。

祀典著尼山启圣,矧草昧文明未辟,曾此胚胎至道,开先自古有开先。

这幅对联中明确地说明了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圣祖母,是华夏文化的源头。《太平环宇记》载:“蓝田为三皇故居。”《蓝田县志》载:“县西三十里有‘三皇庙’,祀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盖伏羲女娲皆华胥氏所出,故祀于里。”《春秋世谱》载:“华胥氏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纲鉴》载:“伏羲居华胥渚。”在华胥镇东约二里许,有个宋家村村边有一条发源自骊山南麓流经宋家村,注入灞河的华胥河,被华胥河水长期冲开的沟,叫华胥沟。近水向阳,正是原始社会先民选择居住地点的理想地区,这里也曾发现过新石器和红色陶片,村内还有一个古老崖畔,上有窑洞痕迹,传说这里就是华胥氏履大人迹后,感虹而生伏羲女娲的窑洞,后人一直把它修葺保留至建国前,人们亲切而神秘地称它为“华胥窑”。华胥河东西有二桥,西曰:“ 毓仙桥”,东曰“毓圣桥”相传是华胥妊娠伏羲女娲走过的桥梁,宋家村西北部有伏羲画卦台,华胥沟北约里许处有雷家庄,相传就是原来的雷泽。宋家村内现在还保存着,有关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间有“古华胥”三个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想必是记载华胥氏妊娠伏羲、女娲之事;右边有“黄帝梦游”字样:《列子·黄帝篇》云:“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已,不知疏物,故无利害。”黄帝把这作为理想的王国,正反映了人们在原始社会里,物质与文化生活的真实情况。《上古史演义》对此更作了详细的描述。其余三通碑石也都记载着有关追述“三皇”功绩的传说。明代乡人进士贵州参政荣察作有《三皇故居》,其诗云:

蓝岭东来绣岭前,乾坤自古旧河山。

春风人在江湖渚,朴俗时还混沌天。

画卦台荒留鸟迹,纪功碑断续蜗涎。

行人住马风光里,老树寒烟咽墓蝉。

这首诗首聊和含聊写三后在的地理方位和他对三皇故居的怀念,经聊和尾聊叹息“三皇故居”荒凉。诗中的“画卦台荒留鸟迹”和“纪功碑继续蜗涎”至少可以证明,在明代的三皇故居里,荣察还亲眼看到了伏羲的画封台和已断为数块的记功碑。北宋文定公、龙图学士秘书监刘克庄在《后村集·晚意》诗中云:“梦人华胥国土来,台台不省夜何其”。也说明了北宋诗人们也认为华胥是中华民族的源头。我国唐代被誉为“一代文宗”和“诗佛”、“画祖”的尚书右丞王维,于天宝七年(748年),在隆重庆祝唐玄宗李隆基诞辰“天长节”时,作了一首《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鹰制》,诗曰:“……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德合天兮礼神遍,灵芝生兮庆云见。唐尧后兮稷  臣,匝宇宙兮华胥人。尽九服兮皆四临,乾进瑞兮坤献珍。”这诗虽是祝贺唐玄宗的诞辰,但实际上是沤歌大唐盛世的颂歌,匝即指环绕世界一周,从荒远的九服,到近处的夷邦,都能与我中华帝国和睦相处,真是天下太平。王维写这首诗时,正住在蓝田辋川别墅内,他到长安上朝理事时,或乘舟画船来往渡灞河,或骑马坐轿出入青门,均要经过华胥,他对华胥很熟悉,所以在诗中选用“华胥”一词,来代表大唐盛世的中华民族,顾实先生在《华夏考源》一文中说:“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可见在唐代人们就把华胥当作中华民族的代称。

由以上所述,我们认为有这么多全国性历史文献与省、府、县、方志的记载,以及所在遗迹遗物的证明,对于远古时代的华胥氏,从她的生活时代,居住的地方,族氏的名称,以及他们的生儿育女,埋葬的陵墓、祭祀的庙宇,能有这么多具体详细而集中的记载、传说,特别还有古学者官吏对羲母陵羲母庙和“三皇故居”所作的对联、诗赋,都可说明华胥氏曾生息繁衍于华胥地区,羲母陵就在蓝田系西三十五里的华胥镇的孟岩村。史称:“蓝田为三皇故居”等绝非虚妄之说。

(2)关于伏羲女娲的结合及其繁衍人类的传说与遗迹

伏羲女娲兄妹是原始社会恢复秩序的中心人物,特别是他们的结合,繁衍了人类后代,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传说,李冗《独异记》说:“昔宇宙初开,有女娲兄妹二人,其妹即来就兄”。芦仝在《玉川子集》中赋诗说“女娲本是伏羲妇”。《山海经》第十六《大荒西经》中也说:相传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其妹与兄商议结为夫妻,才繁衍了中华民族。相传华胥氏族团的成员全部死于水患,只有伏羲女娲兄妹二人,因坐在葫芦里,才被漂浮在横岭之巅的蓝田临潼交界的磨合山上,当他们走出葫芦看到这种凄凉而可怕的景象,十分悲哀伤心和失望,女娲就对伏羲说:“天下这么大,只有我们两人了,我们兄妹如果死了,人类不就断子绝孙了吗?我们还是结合吧。”于是他们商量问问天意。他们对天发誓说:“若苍天允许我们兄妹二人结为夫妻,繁衍人类,四山之烟聚而滚磨合。若不准则云烟散而滚磨不合。”誓毕,他俩就把磨石推下沟去。这时只见四山的云烟果然聚合,再看磨扇时,也只见两扇紧紧合在一起。于是“其妹即来就兄”。当他们结合的时候,女娲还有点害羞,就折了一枝树上的叶子盖在脸上。于是就给后世留下了男女结婚时,女方要有遮羞盖头的习惯。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伏羲女娲兄妹结合,繁衍人类的功劳,在磨合山上修了一座“人宗庙”。那滚磨磐的沟,也叫“磨盘沟”,一直流传到今天。王学民先生在《骊山老母纪》一书中,考评骊山老母庙即祀女娲氏之庙宇。蓝田地区还有娲氏庄、女娲堡、女娲谷、女娲炼石补天台等。可见女娲氏确曾活动于今天的蓝田临潼一带。

关于伏羲女娲兄妹结合,繁衍人类的文献记载和传说,不但有“人宗庙”和“磨盘沟”可证,而且在《武梁祠堂石画》和全国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汉书像砖和石刻上,本于《易系辞下》还把伏羲女娲画成人首蛇身,下身的蛇体又紧紧交缠在一起,古代蛇龙不分,闻一多先生说:这就是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中华儿女被作为龙的传人,也就是从这里而来。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在族外婚之前,切实有过血缘群婚,而正是女娲氏本人,创造了正姓氏、制嫁娶,创造了族外婚制度,比原来的血缘乱婚进了一大步。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也界各国都有不同的传说,欧洲就有夏娃用泥造人的说法,这完全把人类的产生神化了。相反伏羲女娲兄妹的结合,繁衍了人类的说法,却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繁衍人类历史的真实,这也说明华胥氏族团是中华民族之祖根,是华夏文化的源头。

“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流万派水同源。”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繁衍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他们对人类的贡献,正如“羲母庙碑”云:“其开物成务,八卦泄天机之蕴,六书肇文字之源,记干支作甲历为历象之示,正姓氏制嫁娶为婚姻之祖,与民无所统也,则龙师龙名上相下相以定其分、忧民不知食也,则造网养畜教疱置厨,以成其化,太昊女娲之德被一时,功垂万世,如兹故不忘圣德,宜先不忘圣德之所由,不殁圣功,宜先不殁圣功之所自生。”“羲母陵”、“三皇故居”的开发,对弘扬华夏文化,对中华儿女必将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将适应海外游子寻根热的需要,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开发旅游事业与经济建设,符合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二OO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作者简介】

樊维岳,原蓝田县文管会主任、县文物旅游局副研究员、全国王维研究会理事

关键词: 羲母陵   三皇故居   华胥氏   华胥陵  

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 029-82882888  15091894829

邮箱: huaxuwenhua@126.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陕西印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陕ICP备14008139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