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有力的抓手

2019-10-30  来自: 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322

    10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在2018年1月5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需要。要加强历史教育,盘活历史资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根基、正本清源。

华胥文化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

    说到民族团结,首先是民族认同,也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成。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起源文化,学界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和论证,提出中华之“华”,源于华胥之“华”,从华胥到华夏,从华夏到中华,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由此,历史的迷雾被渐渐拨开,那个颇具神话色彩的华胥氏(伏羲之母)形象也变得越来越鲜明。近年来在蓝田华胥陵举办的大型民间祭祀活动,更是得到了海内外华人华侨,东南亚地区国家和各少数民族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华胥氏作为中华之根,民族之母的形象得到了认同。

华胥文化

    华胥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其和子女共同创造的华胥文化自然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本源和母体。华胥氏作为民族共祖,是民族认同,民族团结之本;华胥文化和谐、大同、平等、共享的精神内涵,是民族交流,民族融合之鉴。因此说华胥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有力的抓手。

    陕西省考古所原所长,考古泰斗石兴邦在2001年曾提出,“纪念华胥氏,承认它是我国历史的开端,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从而把传统的古史系统大大地提高了,这对正确认识我国古代社会和坚定文明古国的信念都有其十分重大的意义。”

华胥文化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文物局学术委员会主任,陕西省考古所原所长石兴邦

    弘扬传承华胥文化,保护利用华胥陵,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更是每个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

华胥文化

国学大师季羡林题“华胥陵”

华胥文化

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文物局学术委员会主任,陕西省考古所原所长石兴邦题

华胥文化

中国哲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题

华胥文化


陕西省书协名誉主席钟明善题

华胥文化

中国副主席郝龙斌题

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 029-82882888  15091894829

邮箱: huaxuwenhua@126.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陕西印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陕ICP备14008139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