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和
拜读了魏朝鹏先生为这次研讨会提供的《中心内容说明书》,这是魏先生20余年的 心路苦旅,置身于8300年前的华胥时期的时空隧道,潜心研究的一部巨型成果书。他从传闻逸事入手,进行寻究探源、史记考索、遗物印证、科学分析后而汇萃了大量详实的材料,括清了纷繁的华胥文化脉络,ji具说服力地将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华胥文化的历史背景、发端地域、影响范围、核心内涵等鲜活地彰显在读者面前。藉此我想谈点感受和心得。
一、引兴华胥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与生俱来的寻根溯源的本能愈加自觉和强烈。
我国学界在完成了对夏商周断代问题的研究考证之后,又提出了。远古探源揭秘工程”与“中华民族文化纽带工程”。魏先生生于长安,近邻蓝田。这里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他自幼耳濡目染蓝田猿人、华胥国、华胥氏、女娲伏羲氏等故事传说与遗物聆听着原生态的地方俚语;沐浴着带有华胥文化因子的民风民俗。激励着他追溯历史的热切愿望。
蓝田猿人是1964年发现于陕西蓝田县城十多里的秦岭北麓公王岭的中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属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距今一百万年至六十万年之间,这是考古学上一大发现。
八干三百年前的华胥文化,“上无形,何以考之?“物质古物可以鉴定推断,非物质文化主题,就难以传记和考证,况且传统中也有流变和异化成份(神话成份居多)。他根据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活化石——语言,应用华语单音词在意义结构组成方面的设计原理,进行破译解析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即十大华胥文化的《连山》、《归藏》、《河图》、《洛书》、《祝由术》、先天《八卦》、《六十四卦》所组成的古《易经》、《阴符经》、女娲“炼石补天”和“龙马精神”等神秘内涵。他提出一整套创新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也就是藉助语言文字工具进行非物质遗产的考古工程。这不能不引起学界的极da关注。
二、华胥国是三皇故里
“三皇五帝”是传说中远古代表人物。其中以皇帝为首的五帝,开创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已世有共识;三皇之说所指有歧,魏先生以伏羲氏、女娲氏、虽然是三皇之说为基础,进行推演探索,从山重水复中开拓出一片柳清花明的天地。
我们知道,人类从普通动物中彻底分离出来的根本标志.应是以自己思想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开始进行狞猎并对猎物进行熟食加工,从燧人氏“钻木取火’’与伏羲氏“取牺牲,充庖厨”的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所经历的三皇时期.就是我们祖先从普通动物中彻底分离后.进入人类化发展时代了。
大量史载、遗物,可资佐证:三皇时代的部落中心、即华胥国。其史载繁多,仅举几例则可见一斑。河南淮阳县《淮阳名胜》中指出:“古时候我国西北的华胥氏之国,是华胥氏居住的地方。
《太平环宇记》所云:“蓝田为三皇旧居.境内有华胥氏陵。
《精编二十六史·五帝》“其(伏羲)母约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即今陕西西安府蓝田县是也。”
《路史》“华胥氏葬覆车之源”。即陕西蓝田山。长安地方志说,此山在蓝田县城西15公里。
《汉书·人志考》卷二引《春秋世谱》中的记载:‘‘华胥氏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等等。
可资印证的遗址昭昭。根据史载以及对有关遗址、遗物和民间传说所进行的发掘表明:古华胥国遗址在蓝田县华胥镇(据西安东约20公里)。该镇东约二里地有个宋家村,村边有条发源于骊山北麓注入滋水(今称灞河)的华胥河;村中有被华胥河长期冲刷而形成的华胥沟,沟内崖上有窑洞痕迹,据说那就是华胥氏当年“感虹”而妊娠伏羲和女娲的窑洞,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华胥窑”,此窑一直保留到建国前。华胥河东西各有一桥,西叫“毓仙桥”,东称“毓圣桥”,相传为华胥氏当年所走过的桥。
在华胥沟西约二里地的盂岩村有华胥氏陵墓。相传陵原建雄伟壮观,底、宽、高为 111m*68m*7m,呈梯形长方锥状。陵顶有殿宇古钟;陵四周有供守陵人祭祀和生活的领地:陵园有一棵皂角树,因年旧日深,树内形成巨型空间:陵前建有祭祀台.人们至今尚把华胥陵周围的村落称“高台”。
围绕着华胥沟和华胥陵,华胥国的影响不断扩大、在红河下游的“娲氏村”,留下了女娲生活的足迹,相传那就是华胥国末期国都所在地。在白鹿原上的李家村,留有女娲陵墓 当年活动在蓝田县周围的燧人氏.据《路史》载,其陵墓就修建在蓝田县的“覆车之源”。
前述宋家村至今还保留着一通记载三皇功绩的古碑.正上方镌有阴文“古华胥”三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等字样。
从轩辕黄帝梦游古华胥国直到民国十五年,对于华胥陵和三皇故居等圣迹,历代都极为珍重,延续到明清之际,每年二月二祭祖会上,这里是人声鼎沸,旌旗如林,爆竹声声、香烟弥漫……,一派虔诚祥和景象。
道教创始人老子,从函谷关来陕求索道义初,为汲取华胥国成就,曾在华胥国西南方向白鹿原顶上寻求可鸟瞰华胥国的位置,并在那里修建了用于修炼学习的窑洞。
唐王维在《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中如是叹道:“唐尧后兮稷 臣,西宇宙兮华胥人。”
近年出版的《蓝田县志》中,还记载有“光绪十六年(1980),重修白龙桥,故京桥和毓仙桥。”
清末大儒牛兆濂为“羲母庙”所作的对联云:“史册传华渚发祥,溯卦爻书契来由,即令俎豆乡邦,报本中又报本;祀典著尼山启圣,矧草昧文明未辟,曾此胚胎重道,开先自古有开先。”
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文化部即令王振铎特派专员考察华胥国的古迹遗址,并且指示当地政府:“好好的保护华胥陵,这是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
在改革开放之际,国家建设部又把华胥镇列为副县级小城镇试点建设镇。
华胥国,华夏民族的摇篮!
三、华胥氏是华胥国一位伟大的圣母
华胥氏.她的姓氏为风,是现西安市蓝田人。她处在8300年前,既是三皇中女娲和伏羲的生母,又是华胥国末期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是我们华夏民族在华胥时代,与天地八荒进行抗争和孕育着伟大华胥文明的领军人物、自然,她就是我们今天为之探源追根的华夏民族的一位“元祖”和“圣母”了。
由于华胥氏的建树和功劳.古往今来任何人都无法同她进行相提并论:以任何伟大的词眼形容她都不为过。因而,在我们中华民族遥远的发展史上,就留下她“九河女神”的号称(九河即长安八水加天上银河)。道教等用蕞大的神位——“斗姥”,即北斗九星的母亲,天上的北斗九星与地上的女娲和伏羲来祭祀和崇拜她;佛教又以“孔雀明王”来敬奉她。“孔雀明王”是玉皇大帝的母亲,佛教的创始人。按照《太平御览》卷七八引《春秋纬》记载“天皇、地皇、人皇(三皇另一说法)兄弟九人,分为九洲长天下也。”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天皇就是玉皇大帝,人皇就是伏羲。他们既然是兄弟,那么伏羲之母华胥氏,自然也就是玉皇之母了。
根据有关学说认为,是孔雀明王初创了佛教学说,她把这科学说传给了燃灯古佛,由此才形成了佛教文化。由此推论儒、道、佛本是华胥氏一根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这些另外命题此处不予深究。
根究考证,在山东的济宁(女娲出生地)、四川的阆中、甘肃的天水(伏羲出生地)、陕北的延川等地,都留下了华胥氏的足迹。
八千多年以来,华胥氏的陵墓自然就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为之寄托哀思,进行凝聚团结、寻根问祖.进行思想和心灵沟通等方面的神圣之地:华胥氏必然成为中华民族为之敬仰、为之顶礼膜拜,进行亲情沟运、血脉相连的共同母亲.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华胥氏,华夏儿女的重尊圣母!
四、伏羲女娲是华胥文化杰出的传承人物
根据《宗书·付瑞志》记载,“赫胥,燧人之前无闻焉。太昊伏羲氏,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大人迹出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于成纪(天水)。”此说同时见诸于精编二十六史·五帝》、《太平御览》、《补史记·三皇本纪》、《拾遗记》、《帝王世纪》、《金楼子》、《帝王世纪辑存》等。
根据《太平御览》卷九所引《王子年拾遗记》所载:“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气,乃画《八卦》。”根据梁元帝萧绎所撰《金楼子》载:“燧人氏殁,庖羲氏代之,继天而王,首德于木,为百王之先,都陈。”据《三字经训话)记:“太昊伏羲始创文学,首画《八卦》,为另世文明之祖”。《三字经注释备要》所云:“(伏羲)始画《八卦》、造琴瑟、教嫁娶、作书契以代结绳,造网罟教渔猎,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又载“伏羲画卦,画于无文字之先;仓颉造字,造于有字之后。”根据中国古书记载,在我国上古的华胥国 时代末期,曾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伏羲)逐法之以画八卦,从此就有了中国文化。
根据唐《独异志》卷下云:“宇宙初开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末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日:‘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有,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骊山上的有宗乡,留下了纪念伏羲女娲成婚的磨合沟,以及祭祀伏羲和女娲的人宗庙,骊山顶上,留有祭祀女娲的老母殿。
女娲传承华胥氏所讲的实际知识,应用《洛书》的内涵,向人们讲述了三百言《阴符经》的具体内容。她用“百言演道,百言演法,百言演术”,从至高至真的水平上.概论宇宙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提示人类“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至理。当人类遭到灭顶之灾的时候.她又应用《河图》进行了“炼石补天”的实际操作,救民于水深热火之中。以芦灰和土钙化筑堤,防止洪水:杀死了应用决水危害百姓的康回,使冀州百姓过上平静生活,应用鳌鱼利用四足支撑躯体原理教人造房:还抟黄土做(克隆)人等等。
为了传播华胥文化,教化后代子孙,她踏遍了华夏大地,建树了不朽功勋,被后人尊称为开创人类的母亲——老母。由此派生出了骊山老母、无极老母、无生老母、黄 金老母、观音老母、地母和玛祖等尊称。在道教里尊她为“九天玄妇女”、“元女”或者“云华夫人”;在佛教她又被尊称为“观世音菩萨”或“慈航菩萨”。
在陕北,华胥氏、女娲和伏羲氏留下诸多遗迹、遗物和传说:在甘肃天水和河南淮阳都记载和流传着伏羲氏生长和活动的许多往事;山西的万荣县为祭祀女娲所修建的后土祠,场面壮观,气势恢弘;地处深山老林里的陕西平利县,以女娲曾经活动而闻名于世;地处南国边陲的广东,至今还有女娲村等。
正是由于有这些历史渊源,各地的汉、彝、自、苗、畲、黎、水、壮、布衣、仡佬、崩龙、佤等民族,虽然在语言和风俗习惯方面各有区别,但大家都以女娲和伏羲的象征作为自己的原始徂宗。
女娲、伏羲,肇始华夏文化的开山始祖!
五、华胥文化属神秘文化
我不想重复华胥文化的内容,但宏观而论,东西方文化,从其内涵上说来,西方属于或侧重于逻辑文化,而东方属于或侧重于神秘文化。这犹如油画和国画一样,油画讲求写实,国画追求意蕴。华胥文化当属东方神秘文化之根恐不过分。这种文化的形成,既取决于多维空间性螺旋式的东方思维模式,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有滋生神秘性的地理特征。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远古时期,由于黄河水道末疏通,大西北的水流汇聚甘肃由陇西入渭,关中东部因华山与中条山脉相联,关中一片汪洋大海。《山海经》中所 记录的那个“山海”就指关中“陆海”。“居于华胥之渚(水中陆地)”的华胥国,自然拥有得天独厚的渔猎优势。
另外,国际上有人研究“34度半之谜”,为此《人民日报》也曾披露过相关报导。地球东方北半球的北纬34度半左右,是一个很神奇的地理带,自古到今这一地理带上出了不少名臣名人、贤达智者等杰出人物。在我国,这一地理带大约是沿陇海线直到天水等地。实际上华胥国就处在世界东方的“黄 金分割上的积优点上”(34度07分)。华胥国的女首领华胥氏正是生活和活动在这一范围内的西安(华胥)、天水(成纪)和山东济宁(承注山)等地域。
(二)华胥能与太极磁
经有关方面应用研究特殊方法.对华胥陵进行了测试.其结果表明:虽然这里地球己经过近万年的发展、变化过程,但陵周围至今还在不断的散发着《河图》波动的特殊效能。有人建议把这种效力命名为“华胥能”。
在华胥国西南的白鹿原侧畔,有一个自然形成的阴阳鱼地形,据国家科研部门的测定,这里可产生对人体有益的强地磁。阴阳鱼地形即太极图形,我想将其称为“太极地磁”或“太极磁”也顺理成章。
华胥文化,幽远、神秘,亦无比辉煌!
【作者简介】
张中和,西安文史馆馆员。